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业界 > > 正文

心理学家:识别身边潜在的“胁迫型”人格的4种有效方法

2023-02-24 04:13:16 来源:木木瞎扯 分享到:

如果你遇到一个人,他总是对身边的人进行“道德绑架”,或者动不动就以某事威胁别人,亦或是对一个人死皮赖脸,狂轰滥炸。那么好无语问,他就是典型的“胁迫型”人格?


(资料图片)

“胁迫型”人格一直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一类人,而且最危险的是,“胁迫”往往和“控制”是挂钩的,胁迫的下一步就是控制。

识别身边的潜在“胁迫型”人格,最好能在第一次见面就发现他们,对我们的生活非常有帮助。下面是一些有效的方法,供你借鉴。

(1)初次见面时,流行过于积极的人

遇到新朋友时,过度的积极可能是一种不好的特征。例如,你可能会听到非常“吹捧”的陈述,比如“相见恨晚”,“你可真是太厉害了”之类的。

这些吹捧会让你感觉很好。但只要仔细想想,一个人都不怎么了解你,就开始不断地吹捧你,过于积极的与你搭讪,那毫无疑问是有某些特殊目的。

(2)谈话聊天时,小心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人

胁迫性人格最喜欢用的手段就是用道德胁迫,所以他们总能不知不觉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。

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识别的特征,他们在谈话中,指责别人时,往往不会直接下场,而是通过站在某种道德的立场上指手画脚。

(3)产生愧疚时,小心被利用

很多“胁迫者”往往不是想象中的那样,而是以一种“弱者”的方式出现。她们擅长利用“愧疚感”,比如“不停的道歉”,“眼泪汪汪”。

当然这只是很基础的手段,高明一点会故意露出破绽给你,让你感觉自己占了便宜,从而利用你心中的道德感去胁迫你。

高端的猎手往往以猎物的形式出现。

(4)关系熟络后,注意喜欢打探消息的人 好奇心是件好事,但是好奇心在某人身上,就不是好事了。

对于“胁迫者”来说,收集他人信息是胁迫的第一步,只有更加了解你,才能更好的控制你。

如果对方频频有“越界”收集信息,打探消息的情况,那一定要有所警惕。

结语:

有以上迹象不一定意味就一定是胁迫型人格,但这确实意味着你要保持一定的警惕。保护自己很重要,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“控制”和“胁迫”行为对一个人心理的摧残和伤害。

关键词: 打探消息 心理学家 好的控制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南方超市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